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山西  河南  河北  陕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安徽  广西  湖南  广东  山东  海南  湖北  宁夏  吉林 
您现在的位置: - 书画欣赏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中华民族喜爱龙,崇拜龙,以龙的传人自居。在中华民族心目中,龙既神圣又尊贵,变化多端,具有神秘而非凡的能力,能上天入地潜渊,兴风布雨,又能电闪雷鸣,改天换地。龙是正义力量的化身,代表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惧艰险、开拓进取、威武不屈、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与英雄气概。同时,龙还是可以给人们带来福泽嘉瑞的祥物,寓意着祥和、如意、喜庆与幸福。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由来已久。甲骨文里中已经出现了几十种写法的“龙”字。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易经》中多次提到“龙”,并赋以哲学含义,故又有“龙经”之称。如《易经》初始第一卦“乾”卦以及“坤”卦、“震卦”爻辞皆大量以龙显发易道。乾卦纯阳,刚健有为。刚健之乾卦中又蕴涵了坤卦的柔顺。坤卦纯阴,至柔至静;乾坤和合,刚柔并济,风雷激荡,天地际会交互才诞生出了万物。可见,龙在很早的时候就象征着天道变化、阴阳消长、人世间的进退,也寓意着无限潜能。此后,中国古代典籍中对龙的描述更具体而微,比比皆是。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龙”字(从左至右分别来自:周 · 昶仲鬲;周 · 昶仲匜;清华简;郭店楚墓竹简;赵孟頫《胆巴碑》)

中国神话传说中,上古开天辟地的神人盘古本身就是一条龙。其龙首蛇身,吐气成风雨,吹气成雷电,睁开眼睛是白天,闭上眼睛则是夜晚。其死后,骨头变成山林,身体变成江海,血成为沟渠,毛发变成草木。 其后,三皇五帝皆与龙有关联。如,相传伏羲、炎帝、黄帝、尧、舜都是其母感遇神龙后所生,伏羲、女娲是蛇(龙)身,黄帝亦具有龙形龙貌 ……可见,中华民族的起源与龙息息相关。

中国历史上也常将圣人、贤者、君子等杰出者喻之为龙。如孔子问礼于老子,尊其为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吞乎阴阳。” 《二三子问》 则通过二三子问孔子答的形式,分别从龙与天地阴阳的关系,龙的变化特性,龙之德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三个方面,将龙之德与天地之道、神妙之化以及君子的道德属性关联在一起,传达了重德的核心观念。汉末,让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可谓德才兼备的典范,是故人称“卧龙先生”。

而自周代开始,龙逐渐与帝王皇权联系在一起。如《周礼》中明确规定天子着“九章”袞服享祭先王,并以龙为九章之首。这一制度一直影响到后世,明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精美华丽的十二章。 《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乃其母梦见龙后所生。 又描述其相貌为“隆准而龙颜”。自此之后,龙便成了帝王的象征,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唐太宗李世民降生时,两条金色巨龙在李家上空盘旋三日。 太宗登上皇位后,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终生躬身践行贤明、亲民、至善之龙德,开创了“贞观之治”,为日后唐朝达到空前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乾隆皇帝的“双龙乾卦”玺印既是其“九五之尊”的帝王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吉祥瑞符,寓意着国泰民安、福惠连绵。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从左至右分别是:宋徽宗 双龙肖形圆印;宋徽宗 双龙肖形方印;乾隆皇帝 双龙乾卦印;黄宾虹 龙肖形印

龙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历史上的龙年发生了不少重要的事件,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200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中国民俗中也有许多节庆活动与龙相关,比如敬龙神、喝龙茶、舞龙灯、赛龙舟等等,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龙与中国的历史、思想、宗教、文学、民俗,以及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说,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说,龙早已内化为民族文化基因,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但是,龙并不是真正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而是中国人在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想象出来的。因此,龙的形象有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而描绘龙的形象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艺术中最富生命力的艺术创造。
 
一、新石器时代的“中华第一龙”

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发源于远古时期,但是,长期以来,早期的龙的形象及中国早期的历史由于只存在于历史传说中,并未被世界所认可。红山玉龙的发现以确凿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龙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一种图腾标志。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碧玉“C”形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村民在植树造林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件玉龙。此玉龙通高26厘米,呈墨绿色,龙身卷曲呈“C”字形,通体光素,无肢、爪,亦无鳞、角、鳍,轮廓线细劲流畅,优美如虹。龙首吻部前伸,略微上翘,鼻端截平。吻部上有一对对称圆形鼻孔;双眼呈菱形,眼尾上扬;颈背有长鬃,向背后翻飞;尾部尖收上卷。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是红山文化的所属地,因此,该玉龙当是红山文化先民的遗物,距今约有5000年至6000年的历史。由于此“C”字形玉龙时代久远,且造型俊逸美观,神采飘扬,虽没有肢体的表现,不饰一笔,却给人以一种向上腾起之感,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故而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红山“C”字形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部正中有一小穿孔,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但考虑到该“C”字形玉龙形体硕大,因而它不应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与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红山“C”字形玉龙由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通体琢磨,细部还采用了浮雕、浅浮雕和阴线刻的手法,表明当时制作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红山“C”字形玉龙虽是立体实物,然其在整体造型上,突出了以线为主的造型,强调线条的节奏、韵律、动势、意趣,从而提炼概括出抽象、写意、富于神韵的造型,极富中国艺术特色。红山“C”字形玉龙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7大镇馆之宝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各地又陆续发掘出土了不少以龙相关的文物和遗迹。这些文物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中华文明萌芽之时,中国龙便已经存在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重要文化象征。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河南濮阳西水坡古墓群第45号墓穴出土蚌塑龙形图案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时代更早的,距今约6500年左右的,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形图案。其中,龙身长1.78米,高0.67米。龙作昂首弯颈弓身状,长吻,张嘴吐舌;有前后二足,足短而粗壮,五趾如爪;尾作摆动状,尾末分叉;整体形象饱满强健,似欲腾飞。

此蚌塑龙形图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龙形象,其将中华龙文化的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以前;同时,其亦是传承脉络最为清晰的远古龙的形象。若将其与后世定型的龙形象并置比对,可以发现,虽然时间跨度达五六千年,但除了细部的刻画稍有微差别外,龙首、颈、身、足、爪、尾等基本形体竟十分相似,这显示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盛生命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蚌塑龙虎的位置与天文学“四象”中的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这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中华先贤已经对星象和天文有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天体方位观念已经基本确立;亦说明,中国龙文化自开始之初便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在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出土玉龙

1985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发现了距今5500至5300年前的文化遗址。其中M16号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玉龙形佩饰。这件玉龙形佩饰长径有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首尾首相接,头部至身体中段粗细变化不大,至尾部则较为细瘦,结成一个偏心的“O”字形环状。在接近尾部的一侧有小孔,或做穿线系挂之用。其首部圆雕,吻部突出,上下唇微启,额头隆起,双目圆睁,阴线刻出。沿环一周外侧阴刻一规整的弧线,表示脊背线。该脊背线之上,又刻了17道向外放射的斜短线以表示脊鬃或鳞片。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出现了一对耸起的尖角。线条刻画简练肯定,整体显得庄重、威严。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玉龙的发现,说明了龙文化在中国南方也有普遍的认同。此外,东南区系河姆渡文化遗址也发现有距今约七千年前的牙雕龙;西南区系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有距今约六千年的河石摆砌龙;加上东北区系辽宁阜新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达八千年的花岗岩石块堆塑龙;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八千年,用陶片、石器等摆放的猪首龙;西北、中原区系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近七千年的陶纹龙,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彩陶盘龙纹……可以说,龙的形象几乎遍及中华民族各成员繁衍生息的所有区域。由此可见,中华广袤大地上的绝大多数先民都不同程度地崇拜龙、尊龙、敬龙,龙文化在中国有着普遍的认同和巨大的覆盖面。

三、夏商时期龙的形象

商代时,玉器和青铜器上都出现了大量龙的形象。这时候的龙巨首长身,大口,长身,有腿爪,头上生有双耳双角。有的还有鳞纹。

妇好墓出土的玉龙可为这个时期的代表。其大多呈C形首尾相接,头大,张嘴露齿,有的在头顶饰有短而粗的双角,臣字眼,云纹鼻,躯体上多菱形格纹或三角或变云纹。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出土玉龙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圆雕玉龙,墨绿色,通长8厘米,高5.6厘米。圆雕和半圆雕结合。龙体浑圆,头大略昂,张嘴露齿。眼睛突起,呈半球形。头上有对角,呈宝瓶状。作龙尾蜷曲贴于右侧,犹如旋紧的发条,蓄势待发。身、尾饰以菱形纹兼三角纹,背两侧饰三角形纹,分别表示龙鳞及脊刺。几何纹饰的装饰图案,采用了双钩线,使得造型饱满突出。从妇好墓的规模及出土玉器来看,这一立体圆雕玉龙基本可以代表当时社会的龙形象。
 
四、春秋战国时期龙的形象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学术思想的活跃,龙的图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新的造型和新的特点:龙的体态由圆形卷曲开始向长条形卷曲变化,并常作奔驰状,整体较之前代更为活泼、自由,充满力感和动感;龙的形象也完成了初步定型:蛇躯、有角、有耳、有腿爪。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玉龙佩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此玉佩曾选作中国邮票图案)

玉器中的龙造型,大大突破和发展了商周时期龙的形制和规范。在造型上,更加轻松,活泼,常作如兽一般的奔跑状,同时多呈s形扭动的姿态,流畅明快,富有弹性。龙身表面装饰以阴线或浮雕的谷纹、云纹、蟠缡纹或排列整齐的乳丁状圆点纹,趋向精致华美的纹饰,进一步突显了曲态的动感和灵活的生机。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玉龙佩,龙首变小,身躯拉长,S形造型强化了动感、张力又不失均衡,给人十足动感,凸显出了健美勃发的气度风韵。

帛画中的龙纹,在形态和艺术表现上亦有突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中晚期楚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图》中,龙的身体各部分描绘得十分细致,鼻前有鬚,腹有鳍,四足,趾如爪,鱼和禽类的特征都加入到龙的形象中来。

五、秦汉时期龙的形象

经历了春秋战国多年的分裂状态,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统一更为巩固,国势更为强盛,疆域更为广大。龙的形象在多民族的广泛交流、融合中进一步丰富。龙也进一步与帝王的权威联系起来,甚至出现了天子龙生的说法。汉高祖以后的历代帝王被称作真龙天子,龙的地位也日益尊贵。

汉代的龙注重整体风格的表现,其上承商周,在写实式的风格中带着适度的夸张。凡后世龙身上的器官,诸如角、齿、鬚、鬍、髪、四肢、鳍、鳞等也都在汉代完备。在体态上,汉代的龙动作幅度大,若飞舞流动,气壮山河。尾部随身体的动作情况弯曲,摆动幅度也较大。腿脚粗壮有力,龙爪锐利。汉代,龙在形式上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可以说汉代是龙的定型期。

汉代对龙的表现和运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瓦当、铜器、漆器、玉器、丝织物等上,都装饰有龙纹。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帛画中的龙形象可谓这一时期的代表。帛画中有龙数条,皆作凌空飞腾状,张大口,牙齿锋利,舌细长,唇上有鬍,颔上有䰅。双目圆睁如环,双角细长尖锐。劲细腹粗,背腹有鳍,全身披鳞甲。四肢粗壮,龙爪筋骨分明。整体造型飞动灵活,又具有威慑力。完备的造型、古朴的风格、纯熟的技法,可以说开后世龙造型艺术之先河。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T型帛画(局部)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

魏晋崇尚潇洒飘逸的风度,这一时期的龙形象也带有这一风格特点,大都作腾空飞起状,形体上与汉代差别不大,体态则更显轻盈,尾部一改汉代式的极具力量感的翻卷和摆动,而是随身体运动的方向自然飘摇,与身体几成一直线,产生一种轻快、玲珑之感。具体就身体各部分而言,龙嘴有所缩短,龙角均固定生于龙眼上方隆起的额部。龙身鳞纹致密,肘毛的表现方法已显成熟。趾爪分明。

而较之魏晋以前,龙的造象大都出自无名工匠之手。南朝时,开始出现以画龙著名的画家。如,画史载东吴画家曹不兴“画龙尤妙”。梁朝张僧繇曾于金陵安乐寺避上画龙。初不欲点睛,后在众人要求下点之,霎时云生雾湧,电闪雷鸣,双龙破壁腾空而去。“画龙点睛”的成语便来源于此。曹不兴、张僧繇的画作已不可得见,但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却有迹可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洛神赋图》卷,其中绘有不少龙的形象。此画卷虽是宋代时候的摹本,但多少也反映了顾恺之的画风。从中可见这一时期龙的形象,瘦骨清像,鬚髪向后披散,显得飞动而潇洒。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七、隋唐时期龙的形象

隋唐时期,由于封建王朝政治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龙的象征意义变得更为丰富。龙的形象广泛出现于壁画、金银铜玉、陶瓷等上。龙的造型规范、华美,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并朝着越来越精致的方向发展。唐龙的艺术达到了超前的成就。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金龙 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出土出土了12条金龙,均作行走状,姿态轻盈,长吻细颈,头顶长有弯曲双角,身材纤细,尾部舒卷逶迤,尾端回勾,周身装饰精致鳞纹。每条金龙不足3厘米高,长约4厘米,仅拇指大小。其制作方式是先用金条掐编出身体,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铸造工艺精良,是中国金银器工艺在唐代发展到顶峰的杰作。

1975年,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又出土了一对鎏金铁芯铜龙,龙身体细长,两只前爪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造型流畅简洁,极富动感,强劲健达,亦堪称精品。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1975年陕西西安南郊出土唐鎏金铁芯铜龙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八、五代宋元时期龙的形象

五代宋元时,擅长画龙的画家愈多,著名者有董羽、法常、陈容等,还出现了专门的画科“鱼龙科”。这一时期画家笔下的龙体态奔放自如,威猛雄健,充满生气活力。董羽在《画龙辑议》中还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画龙理论:“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仍要騣鬣肘毛,笔画壮快,直自肉中生出为佳也。”所谓“三停”乃是指龙的头部至肩膊,由肩膊到腰,以及从腰部至尾部的三个段落,要如同书法中的一波三折一般,方能突出龙游动的优美姿态。而所谓“九似”则是集成了历代以来龙的形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至此,龙的各个部位的状貌特征都齐备且明确规定下来,后世艺术家及工匠们创作都以此为依据准绳。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九、明清时龙的形象

明清时龙与帝王的权威紧密结合在一起,形象更加雍容华贵,富于装饰性。

北海的九龙壁,金碧辉煌,建造极为壮观。此壁始建于辽,清乾隆二十一年重建。重建时,由当时名匠“样子雷”构思设计。据载当雷氏把烫样呈给乾隆审阅时,解释九龙壁的意义为:“数至九九,壁长为暗九,乃应中华国祚万年”。乾隆大喜,重赏之。重建后的九龙壁,较前壁更加雄浑壮观,九条巨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五彩斑斓,历二百年风雨剥蚀,颜色不变。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北京北海公园内九龙壁

龙参与、见证、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紧密相连。龙的形象也是数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是在多民族的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龙的形象除了包含宋代“九似”中九种动物的特征,还广泛吸收了鳄、蜥蜴、穿山甲、猪、马、熊、象、狗、虾、龟、鲵、鸟等动物特征,以及树木花草、江河山脉,甚至云、雷、电、虹霓、龙卷风、海潮、泥石流等自然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容合进龙的形象中。龙的形象也是与时俱进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龙。龙形象的多样复合性以及龙形象的演变过程,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代中华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理解、敬畏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是中华多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也是凝聚华夏儿女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故中国“龙文化”自发生开始,就具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根本价值观念,是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博采重长、海纳百川、包容开放、刚柔相济的中华文化的代表。

漫话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龙文化
历代龙纹图象演变

几千年来,“龙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弥足久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大力弘扬“龙文化”精神,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变,大力提倡龙所具有的仁义、高尚、勇敢、清正廉洁、造福众生、无私奉献、团结友爱、恩泽四方等美好品德,这既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龙文化”,这对于连接海外华人之心,使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龙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有着重要作用,也将有助于世界人民同心协力,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