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山西  河南  河北  陕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安徽  广西  湖南  广东  山东  海南  湖北  宁夏  吉林 
您现在的位置: - 书画欣赏
【艺评】连辑:莫高窟里的大唐盛世

■特邀艺评人: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

“世界四大文明交汇之地”

敦煌学是一门国际显学。因为莫高窟有长达十一个世纪不曾断代的文化遗存,特别是1900年在第十七窟发现的5万多件各类文献,大部分陆续被俄国的奥登堡、英国的斯坦因和法国的伯希和等掠获出国,客观上成为敦煌学术国际化研究的发端。

敦煌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莫高窟。但它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是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所以我们的学术视野,既要看“窟内敦煌”,更要看“窟外敦煌”。这样我们对敦煌、对莫高窟,才能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说敦煌莫高窟,还要从丝绸之路说起。丝绸之路兴于汉,盛于唐,衰于宋。汉武帝凿通西域,设河西四郡,敦煌处于东西方往来的交汇点,地理位置特殊。

隋唐更加重视经略西域,特别是唐朝的贞观、开元盛世,有效地治理西域,河西走廊获得持久的繁荣。敦煌的文化繁荣尤盛。

宋朝偏安一隅,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的交流功能式微,及至明清海上贸易兴起,丝绸之路几乎废弃。

在约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因为其地理管廊的特殊性,成为丝绸之路史的全息性地段。敦煌又因为其作为南、中、北三条路线的交汇点,成为河西走廊的全息性焦点。因此,季羡林先生称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这也是二十世纪初英法俄日等学者頻繁出入敦煌考古,能得到巨量文物的原因。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位置

敦煌之盛的历史逻辑

唐朝之盛成就了丝绸之路之盛;丝绸之路之盛成就了敦煌之盛。   

隋朝重整河山,奠定了大唐开国的基础。第一,统一了纷乱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第二,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国家治理体系。第三,确立了科举制度。第四,凿通大运河。第五,胡汉融治。六,经略西域。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河西,西域27国家前来朝觐,史称万国博览会。一些小国给隋朝献上数千里土地,隋朝的疆域向西域纵深扩展。这些都成为唐朝启新的良好根基。

盛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公元627-741),两大盛世成就了大唐的百年辉煌。这是河西走廊和敦煌相对稳定繁荣的国家基础。大唐盛世:1、政治上民主清明。2、管理上分权约制。3、法律上轻刑订律。4、用人上不拘一格。5、经济上入亩添丁。6、文化上兼容并蓄。7、民族上平等相融。8、军事上寓兵于民。9、国土上宏疆闊域。10、外交上睦邻修好。

大唐盛世确保了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繁荣。河西走廊的繁荣确保了敦煌莫高窟十个世纪不断代的文化积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超过十个世纪不断代的项目只有两处,一处是意大利威尼斯水城,一处就是敦煌莫高窟。而敦煌莫高窟文化承前启后、发育最好的阶段就是在唐朝!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大唐气象

莫高窟现存492窟,唐窟就达228窟,加上隋70窟,约占现存洞窟的五分之三。唐窟的时代特点鲜明。在雕塑上,出现大量群雕、圆雕、大雕、写实雕等。在壁画上,出现大量讲经说法、佛俗交流互动的经变画。唐壁画在题材上日趋世俗化,生活化。比如耕种、婚嫁、行孝、丧葬、抚琴、对弈,锻铁、肆肉、商旅、官巡、兵演、城廓、楼宇、山水、杂耍、歌舞、音乐以及繁复精致的藻井图案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反映出莫高窟艺术的繁荣。这种艺术繁荣,本质上反映出大唐盛世佛凡一窟、官民和处、雅俗共赏,大气、包容、和平、富足的强国气象。

敦煌壁画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能被忽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多变岁月,不论朝代如何更迭,敦煌壁画的审美价值取向却千古不变,惊人地一致。这就是主题积极,内容健康,情绪正面,色调和暖。河西走廊的历史上不是没有杀伐,不是没有血腥,不是没有饥馑,不是没有灾难,不是没有蛮荒,但是敦煌壁画在选题上把这些情绪负面的东西几乎都过滤掉了,凡入画的几乎都是崇高、乐观、向上、扬善,可教化于人的正能量。这和西方古典绘画中习惯于描写战争、流血、恐惧、痛苦、死亡和大量负面情绪的艺术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朝的强大是当时世界所公认的。由于唐朝显赫的国际影响,域外把中国人称作“唐人”。何者为唐人,莫高窟的唐代雕塑壁画提供了形象的佐证。

唐窟造像和人物壁画摆脱了北魏时期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人物形像完全汉化。人物造型、神态、服饰的精细刻画,背景环境的精心交代,藻井图案的精美设计,充分反映出唐人的精致文化气质。莫高窟宏伟的大佛造像,安祥的人物壁画,丰富的生活百态,热烈的艺术气氛等,立体地塑造出“唐人”豁达、开放、丰腴、乐观、自信、淡定的整体形像。这种“唐人”形像在本质上反映出大唐盛世的民族精神和国家面貌。

小结:

一、盛世之盛是国事之盛。唐朝的国家兴盛,不是盛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而是国家大事皆有所成。

二、西域兴衰见证国力兴衰。国力强则西域兴,国力弱则西域衰。西域兴衰是国家强弱的晴雨表。

三、观注世界历史的东方观。英国历史学家比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书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的东方观。这为我们学习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有比较地了解研究丝绸之路。

四、“一带一路”具有划时代意义。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核心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现在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脉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这种发展大势必将重振丝绸之路。东西汇萃的敦煌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会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