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隐微烟》220X50cm
时维乙巳仲夏,泉城艺事鼎盛。山东美术馆内,“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 煌煌启幕。凡工笔花鸟、没骨花卉、写意山水诸作一百六十有六帧,悬素壁而生辉,列琼室而流韵。观者如行溪畔,但见兰竹清影拂面,荷桃幽芳袭衣,恍入桃源之境。
贾公广健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之副魁首,天津美院之前任院长。其艺也,工写相济,形神互彰。工笔则精微传神,纤毫毕现;写意则洒脱奔放,气韵天成。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赞曰:“其作蕴清朗之气、清雅之气,虽工写异法,而境界通贯如一”。尤妙者,没骨花卉一脉,乃贾公掘传统之遗珠,继往圣之绝学,敷彩如云霞蒸蔚,运墨似星汉流转。
贾公自谓:“余素爱兰竹梅荷,见桃杏亦心生欢喜。愿以笔墨为花传神”。观其《寒河晴晚》《溪塘过雪》二作,工笔细勾冰澌,尺素染就寒汀,野凫眠沙,枯荻曳风,恍闻雪落寒塘之声。至若新作《红蕖映日》《香远益清》,写意泼朱为瓣,扫墨成叶,方丈莲塘尽收尺素,满纸烟波蒸腾,若见羲和驾日巡于芙蕖之境。
癸卯春月,贾公带弟子南行,深入滇南雨林。以南田笔意,写版纳奇卉;借徐黄之彩,染蕉雨椰风。古藤虬曲如篆籀,蕉叶翻飞似狂草,此乃“以传统笔墨开时代新境”之明证。更见盈尺小品,自称“工之余”之作。昔白石老人云:“画者工之余”,贾公承其意而践其行,案牍劳形之际,犹能吮毫挥素,写生趣于片楮。
其教泽亦广被艺林。昔主津美讲席,今执国家画院教鞭。没骨技法薪传南北,门下俊彦如云。观其师生展题“舒和守真”四字,乃示人曰:“艺术需养心守真,如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为和”。昔闻徐熙野逸,黄筌富贵,今观贾公一管笔,兼得二派之精髓,更融文人之诗思。每作必题古人诗句,若明人李日华咏荷之章:“红衣脱尽,翠翘留,百子深池八月秋”,诗画相生,气格愈显清雅。
当此盛夏,齐鲁之地荷风正举。贾公之荷,不惟写西子湖之淡妆,更绘大明湖之朗月。其花承白石老人之逸气,其叶得八大山人之淋漓,其境则创“荷生万象”之新格。观者驻足画前,但觉莲香透纸,清气沁腑,顿消三伏炎蒸。
有诗赞曰:
莲塘十丈墨痕新 ,水佩风裳自有神 。
朱笔点霞成幻蕊 ,青毫扫雾化通津 。
千年已继徐黄脉 ,一纸重开汉渭春 。
莫道工写分两径 ,清光满卷见天真 。
画展将启至七月晦日,诸君若赴历下,当观此丹青盛事。贾公之艺,譬如嘉木生于沃土:根植六法之深渊,干发时代之新枝。观其工写相济之道,可知中华绘事之生生不息,正在守正出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