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拍卖图录APP可同步参拍
2025年日本秋季拍卖盛宴再启华章。多家知名日本拍卖行携优质拍品,汇聚雅昌拍卖图录APP,全球藏家可于“雅昌畅拍”一键参拍。另外,藏家朋友可享最高2.5%的平台佣金补贴,助您以更优价格收获心仪艺术品。本期内容聚焦日本拍卖季——东京飞鸟拍卖、京都祇园会、东京新日本拍卖的精选拍品。
东京飞鸟五周年纪念大会
东京飞鸟拍卖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专业艺术品拍卖公司,由资深古董商联盟组建,专注于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与研究。自2020年成立以来,公司以每年两次大拍和八次网拍的高频次运营。其凭借惊人的藏品征集实力,每场均呈献大量“生货”,持续为藏家带来惊喜。东京飞鸟五周年纪念大会,将于9月6日正式举槌。作为飞鸟成立五年来的巅峰之作,本场拍卖堪称品质之最。此次更重磅征集到大批来源清晰、品相上乘的日本名家旧藏。其中,馆藏级珍品与名家巨作构成核心亮点,另有诸多传承有序的名门藏珍系列同期亮相,整场拍卖珍品云集、精彩迭出,实属年度不容错过的艺术盛宴。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人,是晚明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家、艺术理论家。他以「南北宗论」重构中国绘画史,以「淡逸」书风独步晚明,其艺术实践与理论深刻塑造了后世文人画的审美范式。董其昌书法融合晋唐风韵与宋人意趣,形成「虚灵秀润」的风格。他主张「字须熟后生」,用笔强调「提按转折处皆提笔暗转」。用墨上,他独创「淡墨法」,章法上追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艺术巨匠,其艺术实践与教育理念深刻塑造了 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轨迹。徐悲鸿的马画创作贯穿其一生,风格随时代变迁而演变。20 世纪 20 年代旅欧期间,他以欧洲赛马为原型,注重解剖结构与光影表现;30 年代末游历印度高原后,克什米尔野马的剽悍特质融入笔下,使马的体型更瘦长、鼻孔宽大、腿部矫健,既具东方写意之韵,又含西方写实之骨。《骏马图》正是这一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徐悲鸿将书法笔意融入水墨,形成独特的「徐氏笔法」。
青铜器是中国上古三代文明的核心载体,既是祭祀神明、沟通先祖的礼器,亦是彰显贵族阶层权力与等级的象征。此壶历经近三千年岁月洗礼,通体遍生青绿色铜锈,色泽温润古雅。整器器型规整严谨,纹饰典雅精美,堪称西周青铜礼器的标准重器,兼具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与艺术鉴赏价值。
此香盘乃宋代雕漆工艺中的罕见珍品,通体以剔红技法髹制而成。盘面以麒麟为核心纹饰,周环流云灵芝与四只神狮,构图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刀法圆润洗练,尽显宋代素髹雕刻的高超技艺。存世宋代剔红器物本就稀少,以麒麟为纹者更属罕见,仅见于少数宫廷雅供与高士珍玩。据《宣和博古图录》载,麒麟瑞兽 “集百兽之长”,其寓意仁政德化,此或正是此盘所承载的文化意涵。作为宋代雕漆艺术的典范之作,此香盘集工艺之精妙与文人审美之雅致于一身,无论置于宋代文房陈设,还是用于宗教礼佛,皆彰显非凡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堪称雕漆史上凤毛麟角的稀世之珍。
京都祇园会成立五周年9月秋季拍卖会
京都祇园会成立于平成 29 年(2017年),总部位于京都市中京区堀川三条下る橋浦町217-2号的恒社大厦。作为当地最大的古美术经销商,其核心团队深耕日本本土市场,与关西地区古董商、美术俱乐部及质屋当铺建立长期合作,确保拍品来源的可靠性和稀缺性。9月5日至7日,京都祇園会将举办成立五周年·9月秋季拍卖会。为严守拍品品质,本次拍卖由祇園会联合日本各美术俱乐部艺术品商、关西中古买取店及质屋当铺,携手京都府规模最大的古美术买手——恒社古美术共同呈现。所有拍品均源自日本本土征集,兼具极高性价比,诚邀各位藏家把握此次难得的“放漏”良机。整场拍卖将推出多个特色专场,共呈现1000余件精品,值得期待。
斗缸为明代宫廷御用瓷器,主要用于储水防火、养鱼或储物。嘉靖时期因皇宫火灾频发,朝廷命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大型龙缸,此类器物需分段拉坯、镶接成型,烧制周期长达 19 天,成品率极低,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明初龙泉窑延续了宋元时期的辉煌,尤其在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作为朝廷指定的两大贡窑之一(另一为景德镇),承担着烧制宫廷用瓷的重任。《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朝廷规定“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御用器皿,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共享“官样”设计,其产品需严格遵循宫廷礼制。荷叶 “出淤泥而不染” 的特性,暗合明初推崇的儒家道德标准。罐盖造型如荷叶覆顶,既象征“荫庇子孙”的家族观念,又谐音“一品清廉”,传递士大夫阶层的理想人格。
元代青花瓷的成熟得益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景德镇窑采用 “二元配方”(瓷石 + 高岭土),使胎体更致密坚硬,能支撑大型器物的烧制;二是进口钴料 “苏麻离青” 的使用,其高铁低锰的特性呈现出浓艳蓝中泛紫的色泽,且在釉下形成自然晕散的铁锈斑。双狮耳青花尊作为典型器,多为元代中后期(14 世纪中叶)景德镇窑烧制,既服务于宫廷礼仪,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伊斯兰地区。
张大千(1899-1983)是近现代中国画坛 “全能型大师”,早年临摹石涛、八大,中年遍历敦煌壁画,晚年融合中西艺术,开创“泼彩山水”,成为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标志,也彻底革新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此作品色彩浓郁奔放,山水如云雾笼罩、如梦境般。
东京新日本拍卖第82回暨第64回网络同步拍卖
东京新日本拍卖(东京新日本オークション株式会社)成立于2014 年11 月,总部位于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浜町,是一家以中国古美术品为核心的综合性拍卖公司。其业务涵盖瓷器、玉器、金石印章、佛造像、沉香、书画等多元品类,以「高性价比」和「东瀛生货」为特色,近年来在亚洲艺术品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秋山夕照》作于张大千泼墨泼彩抽象技法臻于鼎盛之年。他先于纸面薄染淡赭,再敷水墨,复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大片泼洒,任其在纸面自然流淌 —— 转瞬之间,画面便碧翠满铺、葱葱郁郁。其色泽浓重,在水墨映衬下更显浓艳亮丽,如宝石般绚烂悦目;更因矿物颜料的特性,在不同光线与折射角度下,能窥见堆叠交错间的厚薄肌理,巧妙营造出宛如风吹云涌、雾笼青山的景致。
画作以夕照中的巍峨高山为主题,精准捕捉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之美与最富戏剧性的瞬间。其施彩大胆、挥洒自如,斑斓色彩几乎铺满整幅画面:除前景苍劲虬曲的松枝与竹丛外,全画彻底摆脱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山峦由一层层不规则泼洒的水墨、明丽的蓝与绿构建而成,各色在流动中交融渗透;白色块面暗喻山间浮岚,既丰富了画面层次,更添灵动之气。山巅与画面右上角的红色,以半透明朱砂有控制地泼洒而成,效果出人意表,将画面张力推向顶峰;尤为亮眼的是天空处薄施的金色 —— 与迷蒙殷红交融,令天际闪耀着落日最后的一抹余晖,尽得夕照神韵。
在文人画家主导的传统山水画中,艳丽色彩向来鲜少使用,红色更常仅作为秋日山林的点缀。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大千便已开始尝试源自张僧繇、杨升的没骨青绿山水;敦煌石窟壁画中亦不乏表现夕阳的范例,他对此无疑极为熟稔,其早期作品中,亦已可见红色山峰的描绘先例。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核心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是清代文人画坛极具标志性的大家。他早年历经「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仕途进阶,却终因不满朝政腐败,毅然辞官归隐,此后以鬻画为生,坚守文人风骨。其笔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咏竹名句,恰是自身刚直品性的生动写照。
此作品画面中,山石与墨竹自左至右铺陈开来,满而不塞;左高右低的构图,辅以其落款,更显整体布局匀称妥帖。用笔上,疏朗间透着豪放,线条遒劲如铁;墨色则枯湿浓淡相间,一气呵成,尽显充沛气韵。扁、瘦、方、圆的线条相互映衬,竹叶与枝条的穿插错落有致,于笔墨间勾勒出鲜明的节奏与律动,堪称一件饱含灵性的艺术佳作。更难得的是,此作曾经宫本昂、黄锡禧、邓散木等名家递藏,历经二百余年风雨洗礼,品相依旧完好,足见其珍贵。后又经萧平先生补作边跋,笔墨与意蕴相映成趣。
乾隆帝对古玉的痴迷推动了“金石学”与工艺美学的结合。他命工匠将汉代玉璧与紫檀插屏结合,既延续《周礼》“以苍璧礼天” 的礼制传统,又通过御题诗赋予器物新的文化阐释,形成“古物新诠”的独特范式。
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这一时期是清代家具制作的巅峰阶段。家具风格兼具 “规整大气” 与 “精细装饰”:既继承了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精髓,又融入清代对“纹饰繁复、工艺精巧”的追求,嵌银丝、嵌百宝、雕漆等装饰工艺广泛应用于硬木家具此对小顶箱柜以稀缺的紫檀为骨,以精湛的嵌银丝为饰,以寓意吉祥的冰梅纹为魂,以实用的小顶箱柜为形,既体现了清中期的工艺巅峰,也承载了传统文人的审美与文化追求。
(责任编辑: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