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山西  河南  河北  陕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安徽  广西  湖南  广东  山东  海南  湖北  宁夏  吉林 
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资讯
“三岔口——魏东个展”将在北京开展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在艺术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灵魂注定行走在岔路之间。魏东,正是那位永远停留在“三岔口”的旅人。今秋,頌艺术中心欣然宣布旗下艺术家魏东全新个展《三岔口》将于11月8日在北京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頌艺术中心馆长苏芒女士担任出品人,由艺术评论人张京担纲策展。展览呈现魏东近两年的作品:少女降伏狮子、山鬼独行林间、白马伫立岔路,皆化作他内心的投影与自省。他以温柔而冷峻的笔触书写美的消逝,也记录灵魂在迷途中不断选择与重生的瞬间。此次展览《三岔口》是一场关于艺术与命运的对话,亦是一场在光影之间的精神追问。愿每一位观者,能在魏东的画中,看见自己人生的岔路与答案。


      策展前言

      将进酒

      有人认为魏东不够当代。魏东跟我说过,他一直都没搞明白“当代”到底是什么东西?意味着什么?又或者我们应该为此而干点儿什么?我跟他说,当代的意思有可能是“改变”,改变意味着“狂欢”,我们应该为此喝点儿好酒。就这样,每次的聚会,我们都能喝到魏东带来的好酒。这几乎成了惯例,不管是谁买饭,酒肯定是他请。因此我也有理由担心,某一天魏东存的好酒被我们喝光了,我们会不会感到失落,甚至会因此感伤。这倒绝不是因为酒的缘故,而是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习以为常的好酒时光,不再、去了,而且无可替代。习以为常,可能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对某种既定的秩序产生依赖,我们会希望对境不发生改变,希望事物的发展永远符合我们的预期。这也决定了“习以为常”注定会使我们受到伤害,而且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我们受到伤害,无有止息。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习以为常,直至失去。但即便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我们细腻、脆弱的情感所赋予的本能,也会鼓励我们去回避“无常”这个事实。我们通常是这样,在自我欺骗中过完我们的一生,享用习以为常的那一点儿苟且,和苟且带来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安慰。

      文字这种东西很怪,写完放它些日子再看,就完全不像是自己写的,像是在读别人写的东西。我相信绘画也是如此。经常听到画家朋友指着一件自己以前的作品说:“像这样的东西,我再也画不出来了。”我特别理解。但其实,他应该把“再也”和“了”字去掉,说:“像这样的东西,我画不出来。”因为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并不是同一个人。凡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理应是可思议、追溯和复制的,但“天赋”就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人也会将那种才华横溢的人称为“天纵之才”。天纵的意思,就是“无知”,不可思议、无法追溯,乃至无法被复制。魏东有一种生活在过去的天赋,这让他如同身处一座情感的孤岛,四周围绕着的,是静谧而又陌生的海水,一望无际,他既不融入现实,现实的嘈杂也无法侵扰到他。这种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个热衷于编故事的人。故事的意思,就是过去的事。他一直在讲的,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失去的风景、人,或物,这些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另外的故事。这或许就是属于魏东的“当代”,不是为了改变而去改变什么,以至于当改变也成为过往的时候,仍然被失落和感伤所累,他不要这样的生活。他知道“失去”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应该为此而干点儿什么。

      (文/张京,二〇二五年十月)


      三岔口——魏东个展

      展览时间:2025.11.8—12.21

      艺术家:魏东

      出品人:苏芒

      策展人:张京

      出品方:頌艺术中心

      开幕:2025年11月8日15:00(周六)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頌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静愚